芝麻旅行欢迎您,自助旅游首选平台!

首页  >  攻略  >  台湾攻略  >  台北攻略  >  台湾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

台湾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

更新时间:2019-03-02 小编:芝麻旅行 0 5027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缩写常作CKHS,简称建国中学、建国高中、建中,为一所公立高级中学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英语:Taipei Municipal Jianguo High School),缩写常作CKHS,简称建国中学、建国高中、建中,为一所公立高级中学,位于中国台湾台北市中正区南海学园正对面。前身为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北一中、三中及四中。

建中为台湾历史最悠久,在校及毕业人数最多的高级中学。校区坐落于南海路上,邻近国立历史博物馆、教育广播电台、植物园、二二八国家纪念馆等文教机构。交通也颇为便捷,邻近于捷运中正纪念堂站及小南门站。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即是建中的指标建筑红楼,其建于日治时期(1909年),目前已列入台北市市定古迹。

该校以自由学风著称,社团的多元蓬勃发展也颇为著名。目前高一有28班,高二29班,高三29班(2018年),各年级皆设有科学班一班(27班)、数理资优班两班(25班、26班)、人文暨社会科学资优班一班(24班)、体育班一班(最后一班),学生人数约3500人,并有社团74个(其中1个为准社团,即新设立之社团)(2018年)。

进入该校的学生均经过严格的筛选,例如基本学力测验须达PR值98以上,而民国99年前更须达99才能达入学门槛,国中教育会考则要约33.8分左右才达到入学门槛(2018年)。

除国共战争后曾短暂配合政策收容来台之女学生外,该校长期以来皆只招收男性学生,近年虽有改为男女合校之议,但始终没有实行。该校也一直采用台湾中学传统的卡其色军训制服与绿色书包,卡其色制服已经成为该校学生认同的标志之一。 另外平日上午及下午都会有负责升降旗的同学身穿卡其军训服及学生大盘帽在红楼进行升降旗典礼也是该校的特色之一。

校名

建国中学的校名,乃来自于当时台北一中与二中的名称争议。1945年12月6日一、三、四中台生联合复课后,14日,省教育处令一中、三中、四中台湾籍学生收集进入一中,暂于四中校舍内上课。15日周五,于四中正式上课,暂由前四中校长小林敏代理校长。

事实上,一中至四中的名称仅决定于成立先后,但旧二中学生仍认为二中是以台人为主之学校,而一、三、四中则是以日人为主的学校,应由二中成为一中,对教育处此举表示不满。张耀堂校长自1946年一月中旬就任后,努力奔走。教育处于是于一月二十八日将台北一中更名为“台湾省立台北建国中学”,二中则更名“台湾省立台北成功中学”,取其“建国成功”之意。自此,建国中学之名订定,沿用迄今。

由于日治时代台湾各地的“一中”多为招收日人子弟者(台中一中除外),二中才有较多比例的台生。因此在战后初期,类似的一中、二中争议不少。在台中是沿用校名,台南则互换,高雄则合并。而台北地区的女子高中较为特别,台北第一高女成为北一女中。台北第三高女更名为北二女中,再更名为中山女高。台北第二及第四高女则在战后不久因校舍受损严重停办,二高女原址在立法院,四高女原址在台北护理学院城内校区[4]。

校史

1898年创校,初名“国语学校第四附属学校增设寻常中等科”,同年再改为“总督府国语学校第二附属学校中学科”,为专收日籍学生的中等学校。

1902年改设为“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中学部”。

1907年独立设置为“台湾总督府中学校”。

1908年迁入台北市鼓亭龙口町一丁目,今日的台北市南海路56号现址。

1909年开始迁入台湾总督府土木局营缮课近藤十郎所设计的新校舍。

1914年发布告示第72号《台湾总督府中学校规则》。因新设“台湾总督府台南中学校”(今台南二中),校名更为“台湾总督府台北中学校”。

1919年发布《台湾教育令》,总督府采许可制,准许台湾人子弟可以进入日人专用的各学校,试行“台日共学”。

1921年1920年台湾地方制度划分为五州二厅。1921年4月1日移交台北州管辖,更名为“台北州立台北中学校”。

1922年发布《台湾教育令》第2次修正,实施日台共学,因“台北州立台北第二中学校”成立,改名为“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学校”。

1923年代表台湾出赛“第9回全国中等学校优胜野球大会”,此为台湾队伍第一次参赛。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台北一中和台北四中的台籍学生:10月29日于永乐国民学校(今永乐国小)复课,后来台北三中台籍学生加入,12月5日,迁日新国民学校(今日新国小),12月6日于日新国小办联合开学典礼,后以为校庆,以资纪念。

台北一中的日籍学生:以“台湾省立仁爱中学”的名义于原龙口町台北一中校舍继续上课,旋并入台湾省立和平中学(今师大附中)。

12月14日,台湾省政府教育厅下令将台北一、三、四中的台籍学生合并为“台湾省立台北第一中学”,暂于旧“台北第四中学校”校舍 (今建国中学东北角宿舍区)上课。

1946年1月28日更名为“台湾省立台北建国中学”,初设有日夜间部高中、初中、补习学校初高中等多种学制,一度男女兼收,1955年停止招收女生。

1955年开办中和分部,1961年脱离,今新北市立中和国民中学。

1967年改制为“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

1968年,因台湾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政策而停办初中,建中成为专收国初中毕业生的高级中学。

1983年停办附属高中夜间部

2000年停办附属建中补校,仅存日间部高中部学制,并专收男生。

知名教师

原任新竹检察官而于二二八事件时遇害的王育霖老师

曾任教于建中的知名教师包括:王育霖、施寄青、张香华、曾昭旭、陈烨、高国华、陈怡桦。

典故

沙漠中的驼客

早期建中操场为一寸草不生的黄沙地,每当天气晴朗且起风时,飞沙走石,尘埃蔽天,有如置身沙漠一般。因此早期建中学生常自称为“驼客”,身处沙漠中,称建中校园为“驼城”,并称北一女为“绿洲”(亦称“绿园”)以相对应。不过自李大祥校长就任后,力行绿化政策,经多年经营,沙漠景致已不复见,驼客之名也逐渐仅存在早期建中人的回忆中。但两校之电子公布栏系统(BBS)仍分别以乌鲁木齐与呼和浩特命名,分别取其处在新疆干燥地区与蒙古青色之城之意义。

校友组织

建国中学校友会:简称建中校友会,成立于1981年,现任理事长为陈国和。

建国中学校友会文教基金会:成立于1983年,现任董事长由校友会理事长陈国和兼任。

丽正会:日治时期台北一中之毕业生组成之校友会,以邻近学校之南门(丽正门)为名,称丽正会。丽正会与建中有长期的往来交流,并且捐献许多珍贵日治时的学校文物与校史室。并捐助100万成立丽正会校友奖学金。由于成员年事已高,丽正会于2007年解散,5月12日于东京举办最后一场同学会。

大学校友会:建中在台湾多数主要大学均有校友会运作。在部分大学成立建中校友会(例如国立清华大学、部分海外地区),并与友校联合举办活动;在部分大学则与北一女共同组成建中北一女校友会(例如国立台湾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国立中央大学、部分海外地区),简称建北会。

建中古典吉他社社友会:成立于1974年,为建中历史相当悠久的社团。

木楼合唱团 :1998年7月成立,以历届建中合唱团校友组成的合唱团。

青韵合唱团 :以建中与北一女的校友组成的合唱团。1973年9月由“台大建中北一女校友合唱团”改组而来。团址为新北市新店区顺安街 4 号 B1。

中山建中校友国乐团 :成立于2003年,为建中与中山国乐社毕业校友组成之国乐团,每年定期举办“洄澜”公演。

建中校友管乐团

文章来源:  芝麻旅行 http://www.zmlx.com/taibei

发表评论

提交 验证码:
阳光价格 同类产品,保证低价
阳光行程 品质护航,透明公开
阳光服务 专属客服,快速响应
救援保障 途中意外,保证援助